地方频道>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门户网站,欢迎光临中治每日在线网,随时随地了解国家,社会最新资讯!
中治每日在线网
中治每日在线网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关注中,于2024年5月13日在海南成立。该网站隶属于中治每日在线新闻(海南)有限公司。
  • 网站首页
  • 媒体文化
  • 访谈热线
  • 部门发展
  • 社会广角
  • 民生在线
  • 法治曝光
  • 法治维权
  • 环境监督
  • 海峡两岸
  • 汽车
  • 地方
  • 体育
  • 城乡发展
  • 房产
  • 娱乐
  • 金融
  • 国风
  • 文化
  • 人员

娱乐

更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娱乐

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传承不断

更新时间:2024-08-08 13:29:52   浏览量:

分享到微信

中治凤凰在线 报道                       



360截图20240808132822937.jpg

7月4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印山民族小学学生在大课间吹奏箫笛。

  暑假期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印山民族小学学生夏梦,一直沉浸于箫笛演奏中。每天,除了完成计划内的暑假作业,她大部分时间都和同学一起学习箫笛。

  就在一个月前,这所民族小学的大课间增加了别具特色的箫笛演奏活动。2500多名学生身着各自民族服装,共同吹响箫笛,场面十分壮观。夏梦作为初学者,入门之后就十分着迷。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玉屏侗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箫笛之乡”。玉屏箫笛以生长在玉屏境内的水竹为原料,经取材、制坯、雕刻、打磨、调音等30多道工序制成。当地文化专家介绍,玉屏箫笛始制于明代,目前,全县有二三十家企业和作坊生产箫笛。

  玉屏箫笛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箫笛的典型代表,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荣获银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是中国最先获得国际大奖的民族乐器之一。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60截图20240808132841166.jpg

  7月4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印山民族小学学生在大课间吹奏箫笛。

  为了让箫笛制作技艺和古老优秀文化不断传承,玉屏侗族自治县不断搭建平台,让年轻人认识箫笛、制作箫笛、吹奏箫笛。

  最近,玉屏中等职业学校全体学生来到玉屏金城箫笛博物馆参观箫笛展品,感受玉屏箫笛文化魅力。参观过程中,博物馆馆长郑金城从箫笛展品背后动人的历史故事、承载的深刻记忆出发,娓娓道来,让大家深入了解玉屏箫笛文化发展历程,感受浓浓的民族文化魅力。

  青年一代的热爱,让箫笛这样的中国民间文化瑰宝后继有人、传承有根。玉屏还不断充实年轻教师队伍,让他们成为箫笛文化传承的引路人。

360截图20240808132857757.jpg

  7月29日,年轻艺人在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体育馆吹奏箫笛。

  前段时间,在玉屏侗族自治县印山民族小学六年级九班箫笛课堂上,教师姚沙向学生教授了中国著名歌曲《南泥湾》,让孩子们重温8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西北地区延安的峥嵘岁月。

  “练习时要保持体态自然,身体不能左右摇晃,更不能急急忙忙把整首曲子吹出来,要有节奏地进行分解。”吹奏结束,姚沙给学生们细细讲解箫笛演奏技巧。

  玉屏箫笛不仅是制作精良的民族乐器,还是工艺精美的艺术品。箫笛上可以雕龙画凤、描绘山水,也可以把诗词歌赋刻于其上。当地老艺人吴继红有件作品上便刻满了《千字文》。

  玉屏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箫笛人才培训基地,有专门制作箫笛的生产车间,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箫笛文化课,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箫笛,进一步弘扬箫笛文化,传承箫笛演奏技艺。

  “参观博物馆时,发现箫笛身上还刻有诗词,让我感受到玉屏箫笛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杨思彤说,玉屏箫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守护。



  更新时间:2024-08-08 13:29:52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 : “中国风”扮靓文旅新消费 引领暑期新风尚 下一篇:《国家宝藏》第四季:承古拓今 锚定未来
  •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服务案例
  • 联系我们
 中治每日在线新闻(海南)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备案编号:琼ICP备2024032745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360号
  • 15313286889 400-1191-838
  • 二维码
  • 点击咨询
  • 社会
  • 民生
  • 医疗
  • 环境
  • 汽车
  • 法治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