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幅达19.3%;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实现7187.8亿元,同比增长10.1%。快递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纽带,已成为观察经济发展与消费活力的重要窗口。
行业动能强劲,服务能力持续升级
上半年快递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动力,有效应对电商大促周期延长及节日叠加的业务高峰。春节、"五一"等节假日期间,业务量同比增长均超20%,6月16日至22日日均业务量突破5.8亿件。支撑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寄递服务网络的持续完善。快递企业通过增设集运中心、增开高铁专线、拓展航空网络、优化集运流程等措施,显著提升服务能力。一批具备综合功能的区域枢纽与物流产业园相继投产,推动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在无锡松下&京东物流智能产地仓,无人叉车在12米高货架间精准穿梭,AI算法动态优化储位,大幅提升空间利用效率。京东物流郑晗透露,公司正联合研发动态库存管理系统,未来将实现全国17个制造基地的库存云调度。
创新模式深化产业融合
快递企业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浙江义乌立新百货工厂仓库内,快递员直接驻厂提供分拣、打包、装车等全流程服务。中通义乌新科网点何航滨表示:"进厂揽收与高频次发车,既满足电商需求,也优化了消费者体验。"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朱丽指出,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源于科技创新水平的持续提升与产业深度融合。今年以来,智能仓储、全链路优化、数字化系统对接等措施,有效增强了快递物流与生产制造的协同能力。
农村市场释放增长潜力
近期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刷新纪录,其中农村业务量指数表现尤为亮眼。6月该指数达130.4点,环比上升0.8点,农村业务量同比增速年内首次突破30%。从广东茂名荔枝通过"飞机+冷链"专线33小时直达新疆乌鲁木齐,到西藏拉萨堆满快递的服务点、内蒙古牧民网购马具、无锡水蜜桃24小时鲜达餐桌……全国已建成超1200个县级寄递中心、30余万个村级服务站,城乡寄递网络日益完善。
低空应用为农村物流注入新活力。浙江春茶主产区,顺丰无人机将运输时间从50分钟压缩至8分钟;广西崇左邮政布设20个村无人机物流系统,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国家邮政局刘江强调,农村寄递体系建设有力促进了城乡资源流动,上半年新疆哈密瓜、杏子等农特产寄递量达5518万件,带动农业产值67.55亿元。
绿色转型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随着《快递暂行条例》修订实施,行业多维减碳实践深入推进。快递企业积极应用绿色能源设备,推广包装瘦身减重与循环使用,协同产业链共建绿色生态。海南顺丰采用气调保鲜箱替代冰袋,实现荔枝包裹"瘦身"与保鲜双赢;德邦快递以循环围板箱取代一次性木包装;中通云仓试用"多生命盒子"环保纸箱,水溶胶设计免胶带粘贴,适配退换货场景。
从包装分拣到仓储配送,全链条绿色转型稳步推进。国家邮政局透露,快递企业已在长三角投入智能新能源重卡,推动干线运输低碳智能化升级。朱丽表示,下半年将持续深化法规落地与执法监督,引导企业加大绿色能源应用、优化运输方式、推进设施改造,增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快递业的蓬勃态势,清晰映射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澎湃活力。随着服务网络持续完善、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绿色转型加速推进,行业正为畅通经济循环贡献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