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门户网站,欢迎光临中治每日在线网,随时随地了解国家,社会最新资讯!
中治每日在线网
中治每日在线网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关注中,于2024年5月13日在海南成立。该网站隶属于中治每日在线新闻(海南)有限公司。
  • 网站首页
  • 媒体文化
  • 访谈热线
  • 部门发展
  • 社会广角
  • 民生在线
  • 法治曝光
  • 法治维权
  • 环境监督
  • 海峡两岸
  • 汽车
  • 地方
  • 体育
  • 城乡发展
  • 房产
  • 娱乐
  • 金融
  • 国风
  • 文化
  • 人员

访谈热线

通知公告
业界资讯

更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访谈热线
访谈热线

从菜园到舞台,三十年“村晚”唱响乡村振兴变奏曲

更新时间:2025-02-05 06:54:21   浏览量:

分享到微信

      23岁时的李春军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家菜园子里办的家庭联欢会,能变成全村人、全乡人的“村晚”,而且一唱就是30年。

  正月初五傍晚,李春军导演的第三十届“村晚”在辽宁省朝阳县唐杖子村广场正式开演。舞台不再是菜园子,也没有被风刮破的简易喷绘,而是专业的LED背景墙,还有精美的灯光和泡泡机、烟雾机。观众也从过去的百十余个,到现在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凑热闹。

从菜园到舞台,三十年“村晚”唱响乡村振兴变奏曲(图1)

  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唐杖子村,“村晚”联欢演出现场。

  回顾30年来的每一年“村晚”,李春军都历历在目。第一年的“村晚”是家庭联欢会,爱好唱歌的李春军搬出了新买的卡拉OK机。菜园里的歌声吸引了不少村民,有的爬在树上、站在墙头上看,有的哪怕只能唱几句,也上前吼几嗓子。“就这一唱让我找到了乐趣,就此上瘾了。”李春军说。

  就这样,李春军的“村晚”一年年地办了下来。在李春军的书柜里,存放着这30年来的照片、手稿和录像带,记录着“村晚”之变:第二届有了幕布和大致的节目单,第三届有了专业录像师,第四届有了专业音响……

  “村晚”在变,乡村的模样也在变。2013年,在外务工的李春军选择回乡发展,被选为唐杖子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发展水蜜桃产业,唐杖子村向村民流转土地,将1000余亩土地集中起来,种植了水蜜桃等果树数万株,带动农民增收。

  唐杖子村八盘沟村民组是一个传统村落,保存着800亩石垒梯田,过去村民常年靠种地为生。近年来,村民在这里种植向日葵、油葵等作物,既装扮了乡村,引来了客流,又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今年第三十届“村晚”舞台上,16个节目涵盖舞蹈、歌曲、小品、戏曲等多种形式,《第一书记》讲的是乡村振兴,《自豪朝阳人》讲的是县域发展,演员都来自于附近村、乡镇的村民或者农民剧团,讲的都是身边人,唱的都是身边事。姚旭东是“村晚”的常客。他说:“不管是什么节目,大伙聚在一起热闹就是幸福。”

  在李春军的带动下,今年1月以来,朝阳县多场“村晚”开演,羊山镇首届“羊山好声音”比唱功;根德营子乡麒麟宝村首届村晚人气十足,各式各样的节目轮番上场;木头城子镇卜家文化大院里热闹欢腾,大伙聚在一起放声歌唱,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晚会结束后,李春军向记者分享了两张照片,分别是第一届和第三十届“村晚”上他与妻子的合影。三十年转瞬即逝,当年爱留长发的年轻小伙如今变成了两鬓微白的中年男人。岁月在变,可初心却没变。“只要大伙喜欢,这个‘村晚’我能办40年、50年,一直红火下去。”李春军说。



  更新时间:2025-02-05 06:54:21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 : 春意穰穰!非遗中国年无限精彩 下一篇:运用遵义会议历史经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服务案例
  • 联系我们
 中治每日在线新闻(海南)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备案编号:琼ICP备2024032745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360号
  • 15313286889 400-1191-838
  • 二维码
  • 点击咨询
  • 社会
  • 民生
  • 医疗
  • 环境
  • 汽车
  • 法治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