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大促季如约而至,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抢购。然而,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段中,一种名为“先用后付”的支付方式却引发了消费者的热议和质疑。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消费者质疑:“先用后付”成了默认选项?
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在电商平台购物时,付款方式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先用后付”。这种支付方式无需输入密码、刷脸或刷指纹确认,即可直接下单。这让许多消费者感到不满:原本只是想收藏商品或添加到购物车,方便比价和统一结算,为何变成了直接购买?
更让消费者担忧的是,有的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以“先用后付”的方式购买了商品。直到收到驿站里的包裹,才发现自己已经产生了违约金和逾期费用。有网友质疑,这是平台故意设置的消费陷阱。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上海市消保委发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针对这一问题,11月9日,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在文章中明确表示,“先用后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模式,平台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先用后付”支付模式确实提供了更大的支付灵活性和购物便利性,有利于促进交易。但平台在推广这种支付方式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开通“先用后付”功能。
2. 通过服务协议详细告知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充分说明“先用后付”的优势以及逾期后果、相关风险等。
3. 设置简单便捷的取消方式,让消费者在不需要“先用后付”时,能方便地关闭。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深度解析:“先用后付”的利与弊
“先用后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模式,究竟有哪些优势和风险?消费者在享受购物便利的同时,如何避免陷入消费陷阱?
1. 优势:
(1)支付便捷:消费者无需输入密码、刷脸或刷指纹,即可快速完成支付。
(2)提高购物体验:对于一些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可以先购买后付款,降低购物门槛。
(3)促进消费:在特定场景下,如电商平台大促期间,有助于激发消费者购物欲望,提高成交率。
2. 风险:
(1)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可能在不了解“先用后付”的具体条款和逾期后果的情况下,盲目使用该支付方式。
(2)消费陷阱:部分平台可能利用消费者对“先用后付”的不了解,设置默认选项,诱导消费者购买。
(3)逾期费用:消费者可能不知道这种方式需要后期还款,若未按时还款,将产生违约金和逾期费用,增加还款压力。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消费者如何应对?
1. 了解“先用后付”的具体条款,确保自己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 根据自身消费需求和经济能力,合理选择是否使用“先用后付”。
3. 及时关注还款进度,避免产生违约金和逾期费用。
4. 如遇到问题,及时向平台客服反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享受购物便利的同时,要提高警惕,防范消费陷阱。而平台方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消费环境。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