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然而,智能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近日,河南郑州的弓先生在购买二手小米SU7后,竟被原车主远程锁车,这起购车纠纷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事件回顾
9月7日,弓先生通过网络平台得知有人出售二手小米SU7,随即前往河北石家庄进行购买,并支付了205000元的购车款项。双方约定,弓先生先支付201000元,剩余4000元在车辆过户后支付。然而,当弓先生将车开回郑州后,原车主却突然要求加价3000元。
在弓先生拒绝加价要求后,原车主通过远程控制将车辆锁死,导致弓先生无法正常使用。弓先生试图与原车主协商解决问题,但对方电话始终无法接通。无奈之下,弓先生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争议焦点
1. 车控账号变更问题
小米汽车客服表示,车控账号的变更需要提供二手车的交易发票。在此事件中,由于车辆尚未完成过户,原车主依然掌握着车控账号,因此可以远程锁车。
2. 口头协议与正式合同
原车主表示,双方只是口头协议,并未签订正式购车合同。因此,他认为自己仍保留对车辆的控制权。然而,弓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双方已经对购买价格进行了明确约定。
3. 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此事件中,弓先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如何保障消费者在智能汽车交易过程中的权益,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深度剖析
1. 智能汽车安全风险
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车辆远程控制功能日益强大。然而,这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此事件中,原车主远程锁车的行为提醒我们,智能汽车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手中的工具。
2. 二手车交易监管缺失
当前,我国二手车市场尚不规范,交易过程中存在诸多隐患。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在购车时应提高警惕,尽量选择正规渠道,签订正式购车合同,以免陷入纠纷。
3. 法律法规滞后
面对新兴的智能汽车行业,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消费者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汽车将成为未来出行的主要方式。在此背景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愈发重要。希望有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购车环境。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自身维权意识,共同守护合法权益。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