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一、严峻汛期开启,洪旱灾害风险突出
7月16日,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标志着一年中防汛形势最复杂严峻阶段的到来。水利部在当日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当前汛情特点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
二、入汛特点显著,灾情呈现多面性
今年汛期呈现五大特点:
1.强降雨频繁猛烈:入汛后已发生19次强降雨,较常年偏多2次;
2.台风登陆早、范围广:首台“蝴蝶”较常年偏早14天登陆;
3.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重发:24省395条河流超警,11条河流出现实测最大洪水;
4.江河来水分布不均:南方主要江河偏少,黄河、辽河、松花江等北方河流偏多;
5.干旱呈现阶段性。
三、关键期预测:北部洪涝压力更甚
水利部信息中心主任付静指出,预计“七下八上”期间:
区域性旱涝明显,南北洪涝偏重且北部重于南部;
黄河中游、海河、辽河及松花江部分河段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珠江、长江上游、淮河部分水系可能超警;
2-3个台风可能登陆,其中1个较强台风或影响北方;
长江中下游、江淮、新疆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
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强调,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全力防范化解风险。
四、强化水文测报与工程体系
入汛以来,水利部已发布预警短信2.8亿条,调度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518亿立方米。关键期将:
加密监测预报:应用新技术,强化洪水演进传导预报;
精准靶向预警:紧盯中小河流,利用测雨雷达实现预警精准推送;
提升应急测报能力:为防汛抗旱提供有力支撑。
运行管理司司长张文洁介绍,全国堤防安全管理责任全面落实,已完成29.1万公里堤防信息标绘,动态掌握堤防安全状况。水库安全方面,“十四五”以来实施大量除险加固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关键期将压实责任,强化精准化管理和病险水库度汛安全。
五、重点防御山洪与台风暴雨
针对山洪灾害防御难点(精准预报难、转移避险短板),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表示将:
加快水利测雨雷达应用,提升预报精准度;
扩展预警渠道,加强涉水作业管理;
动态排查重点区域(工地、景区等);
严格落实转移避险“五个关键环节”。
针对台风暴雨洪水(强度大、总量大、范围广、致灾性强),王宝恩表示将:
密切监视台风动态,加密暴雨洪水预报;
科学调度防洪工程体系;
突出抓好山洪和中小河流洪水防御;
严防水库垮坝,统筹城市外洪内涝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