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门户网站,欢迎光临中治每日在线网,随时随地了解国家,社会最新资讯!
中治每日在线网
中治每日在线网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关注中,于2024年5月13日在海南成立。该网站隶属于中治每日在线新闻(海南)有限公司。
  • 网站首页
  • 媒体文化
  • 访谈热线
  • 部门发展
  • 社会广角
  • 民生在线
  • 法治曝光
  • 法治维权
  • 环境监督
  • 海峡两岸
  • 汽车
  • 地方
  • 体育
  • 城乡发展
  • 房产
  • 娱乐
  • 金融
  • 国风
  • 文化
  • 人员

法治维权

法治维权
法治报道

更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维权 > 法治维权
法治维权

暑期兼职陷阱当心!有学生成诈骗帮凶

更新时间:2025-07-21 14:37:39   浏览量:

分享到微信

暑假来临,很多学生希望通过兼职充实生活、增长见识并赚取零花钱。然而,不法分子正利用这种心理,打着兼职的幌子诱骗学生参与诈骗活动。

近日,一位初中生小郑想在假期做些社会实践。他在社交软件上搜索“兼职”、“日结工资”等关键词,加入相关群聊后,很快有“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他。对方声称提供“在家动动手指发信息就能赚钱”的工作,这正中小郑下怀。他按要求下载了另一款通信软件,添加了对方。对方自称是电商客服团队,解释因部分顾客信息不全导致送货困难,需要小郑帮忙发短信提醒完善信息。

小郑收到53个电话号码和短信模板,按要求群发了信息。但发送后不久,他就感到不对劲:陆续有收到短信的人直接回拨他的电话询问快递详情,而他对此一无所知。当他质问对方公司名称和货物详情时,对方开始含糊其辞。小郑这才醒悟:若真有专人处理回电,根本不需要他群发短信!他连忙上网搜索,发现自己很可能被利用了。愧疚的小郑立即给那53个号码补发了防骗提醒短信。

除了未成年人被诱骗充当“信使”,诈骗分子还在游戏里发布兼职广告,瞄准涌入的学生玩家。高一学生小李就在游戏大厅看到“居家兼职做客服,动动手指赚150”的广告,主动私聊发布者。对方声称是客服团队招募员工拨打客服电话,话术很简单:告知对方“百万保险即将到期,不续费会被扣钱,需联系技术人员退款”。每通电话几元报酬。小李打了十几通电话后拿到了报酬,但很快民警找上了门。民警告知小李这是诈骗行为,他已被利用。幸运的是,小李的行为未造成他人被骗,民警对其进行了训诫,揭露了骗局,并责令家长加强监管。

警方提醒:警惕兼职诈骗套路

警方强调,假期中看到“轻松赚钱,日结150”等字眼的兼职广告切勿轻信,其往往带有诈骗性质。更需警惕的是,当对方要求你通过自己或家长的手机发送不明短信链接,或索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重要个人信息时,务必拒绝操作,避免被利用。

家长责任:监管与教育并重

作为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上网行为和零花钱来源。如发现孩子有来源不明的大额零花钱,务必重视。家长应主动向孩子普及反诈知识,教会他们识别常见骗局,提升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务必看管好自己和孩子的手机及支付工具,避免孩子在无监管状态下使用,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假期高发诈骗类型预警

警方列举了几种假期学生易遭遇的诈骗类型:

1. 兼职刷单类:先以小利骗取信任,再诱导大额投入后卷款消失。

2. 演唱会门票诈骗:在二手平台引流,以“代购”名义索要个人信息或诱导扫码登录虚假平台购票,再以“出票失败需退费”等借口诱骗下载涉诈App。

3.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利用学生玩家对免费皮肤、升级装备的渴望实施诈骗。

未成年人参与犯罪的性质与法律责任

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成为诈骗帮凶多属“被诱导型参与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即使未成年人不知情,其协助行为若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须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财产损失等)。此外,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若家长纵容放任孩子参与此类活动,相关部门可对其训诫并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司法实践中,判断家长是否尽到教育和监管义务,核心原则是“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若监护人确实未尽义务,除承担民事赔偿外,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可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需报告公安机关;公检法机关可对监护人训诫并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更新时间:2025-07-21 14:37:39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 : 儿子捂摄像头阻转账 母亲险遭诈骗幸免损失 下一篇:网红线上辱骂升级线下暴力,警方破获网络霸凌团伙
  •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服务案例
  • 联系我们
 中治每日在线新闻(海南)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备案编号:琼ICP备2024032745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360号
  • 15313286889 400-1191-838
  • 二维码
  • 点击咨询
  • 社会
  • 民生
  • 医疗
  • 环境
  • 汽车
  • 法治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