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门户网站,欢迎光临中治每日在线网,随时随地了解国家,社会最新资讯!
中治每日在线网
中治每日在线网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关注中,于2024年5月13日在海南成立。该网站隶属于中治每日在线新闻(海南)有限公司。
  • 网站首页
  • 媒体文化
  • 访谈热线
  • 部门发展
  • 社会广角
  • 民生在线
  • 法治曝光
  • 法治维权
  • 环境监督
  • 海峡两岸
  • 汽车
  • 地方
  • 体育
  • 城乡发展
  • 房产
  • 娱乐
  • 金融
  • 国风
  • 文化
  • 人员

法治维权

法治维权
法治报道

更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维权 > 法治报道
法治报道

军装警服AI生成爆火 专家警示法律风险

更新时间:2025-07-15 09:28:08   浏览量:

分享到微信

"这辈子没机会真入伍,先整个'电子军装'过把瘾""体验一下穿上警服抓人的样子,帅气吗"——近期,短视频平台掀起一股AI换装热。用户上传照片即可一键生成军装照或警服"执法"照,满足身份体验需求。专家指出,多数网友借此表达对军警职业的敬仰无可厚非,但部分滥用行为已触碰法律红线。

换装乱象触目惊心

当前平台充斥各类AI制服生成教程,用户仅需上传照片,三秒即可获得配着坦克、阅兵场背景的军装照。更有人制作戏谑性"警察抓人"视频,虚构"因酒量差被带走"等案情。这些生成内容问题重重:

军装常出现军种混淆、军衔错误等违规搭配,违反《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

部分形象姿态轻浮:勾肩搭背、手持烟酒,与军人严整形象相去甚远。

有人擅自使用明星或他人照片生成形象,涉嫌侵犯肖像权。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王风和强调,未经许可制作可识别肖像已违反《民法典》。

多重风险不容低估

尽管部分网友视其为娱乐,专家指出乱象潜藏严重危害:

消解职业权威:虚假内容损害军警公信力,削弱执法敬畏感,干扰正常工作。

扰乱社会秩序:虚构的"执法视频"可能误导公众,诱发恐慌甚至群体事件。

助长技术滥用:降低伪造门槛,助长灰色产业链扩张,加剧信息环境混乱。

法律红线清晰明确

中国传媒大学周丽娜教授指出,特殊职业形象受法律严格保护:

军人尊严:《国防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确立军人崇高地位,《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明确禁止AI技术损害军队形象。

执法严肃性:王风和补充,虚假"警情通报"违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若用于诈骗勒索将涉刑责。此外,未经授权使用军警服装设计元素可能侵犯版权。

平台责任亟待压实

专家强调平台与技术提供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平台若未对违法内容采取处置措施或未进行显著标识,违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知用户违规未处置者需担连带责任。

AI技术提供者需确保训练数据合法,防范工具用于违法活动,否则可能因"提供帮助"承担连带责任。

军装警服AI生成爆火 专家警示法律风险(图1)

多方合力规范发展

治理乱象需制度、技术与教育三管齐下:

1.健全法规:周丽娜建议细化AI生成公职人员形象的法律边界与责任,严格落实内容标识制度。

2.强化审查:产品研发需严控数据入口与生成出口,主管部门应加强涉及特殊职业形象AI产品的合规审查与技术门槛设置。

3.平台履职:平台需建立审核机制,利用AI技术实时监测违规内容,显著提示用户法律风险。

4.公众教育:王风和呼吁加强法治教育,普及军警职业尊严知识及AI内容识别技巧,引导公众自觉抵制不当传播。

技术为虚拟体验打开新窗,但军装警服承载的荣誉与责任不容消解。唯有划清娱乐与法律的界限,方能避免技术狂欢滑向亵渎法治与职业尊严的深渊。

  更新时间:2025-07-15 09:28:08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 : 暴雨致房屋漏水纠纷,楼上业主疏于管理被判赔偿 下一篇:票务黑产陷阱频现,暑期购票需警惕
  •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服务案例
  • 联系我们
 中治每日在线新闻(海南)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备案编号:琼ICP备2024032745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360号
  • 15313286889 400-1191-838
  • 二维码
  • 点击咨询
  • 社会
  • 民生
  • 医疗
  • 环境
  • 汽车
  • 法治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