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门户网站,欢迎光临中治每日在线网,随时随地了解国家,社会最新资讯!
中治每日在线网
中治每日在线网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关注中,于2024年5月13日在海南成立。该网站隶属于中治每日在线新闻(海南)有限公司。
  • 网站首页
  • 媒体文化
  • 访谈热线
  • 部门发展
  • 社会广角
  • 民生在线
  • 法治曝光
  • 法治维权
  • 环境监督
  • 海峡两岸
  • 汽车
  • 地方
  • 体育
  • 城乡发展
  • 房产
  • 娱乐
  • 金融
  • 国风
  • 文化
  • 人员

城乡发展

更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发展
城乡发展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返乡大学生为牧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更新时间:2024-09-15 09:02:40   浏览量:

分享到微信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

“我专门研制了一种针对牛的饲草料配方,提升了营养价值。”站在饲料槽旁的敖木希勒一边说一边抓起草料闻了闻,以了解草料的发酵情况。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返乡大学生为牧区发展注入新活力(图1)

  7月16日,敖木希勒在给肉牛投放草料。

今年31岁的敖木希勒,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胡舒苏木舒图嘎查。2018年,他留学归国,回到家乡探索精细化养殖新路。“那时我家草场退化、肉牛品质低等问题突出,我想改进牧场的养殖方式,逐步由过去粗放型养殖升级到精细化养殖。”敖木希勒说。

养殖方式的转变促进敖木希勒家草场生态向好。敖木希勒介绍,他家经营近4000亩草场,畜群以肉牛为主,有60多头基础母牛,“通过精细化养殖,牲畜数量和结构得到调整,解决了过度放牧的问题。这几年我家草场内草的种类增加,草的长势变好。”

为提升肉牛品质,敖木希勒2019年引进西门塔尔肉牛品种,到外地学习肉牛冷配技术,想方设法提高肉牛产犊质量。敖木希勒说,精细化养殖讲求质量高而非数量多,自家的肉牛数量虽有所减少,但肉牛品质明显提升。

“敖木希勒的牧场已成为旗里畜牧产业的示范点,我们经常组织牧民去他家学习交流。在敖木希勒牵头下,10多户牧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致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西乌珠穆沁旗农牧和科技局局长阿拉腾哈达说,当地通过良种种牛补贴、打造养殖小区等措施,积极引导牧民主动转变生产方式。

在西乌珠穆沁旗,不少像敖木希勒这样的返乡大学生投身牧区建设。同样作为返乡大学生,朝格巴达拉呼的故事有点“潮”。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返乡大学生为牧区发展注入新活力(图2)

7月17日,朝格巴达拉呼准备利用无人机确认肉牛在草场上的位置。

无人机查看肉牛分布位置、视频监控肉牛觅食情况……今年37岁的朝格巴达拉呼的放牧方式科技范十足。

朝格巴达拉呼毕业于呼伦贝尔学院,是西乌珠穆沁旗乌兰哈拉嘎苏木额日和图敖包嘎查牧民,现养殖50多头基础母牛、100多只羊和50多匹马。“和父辈传统放牧方式相比,科技设备帮我减少劳动量,提高放牧效率。”他说。

走进朝格巴达拉呼的家,咖啡机、游戏机等电器彰显着现代气息。他说,有了咖啡机,他和妻子萨仁同嘎不出门就能品尝到现磨的香醇咖啡。闲暇时,他还会玩几把足球游戏,给放牧生活增添乐趣。

去年以来,运营短视频账号成为朝格巴达拉呼新的工作内容。“我们夫妻俩以短视频形式展现草原美景、民俗风情。”朝格巴达拉呼说,借助短视频平台,还能在线上销售奶食品,拓宽增收渠道。

敖木希勒和朝格巴达拉呼是西乌珠穆沁草原上返乡大学生群体的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回牧区成为“新牧人”,为牧区发展注入新活力。西乌珠穆沁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郭德彪介绍,近年来,当地开展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推出子女入学、创业办企等支持政策,让返乡大学生留得下、干得好。

“青年人是牧区牧业发展的希望,愿更多返乡大学生充分发挥各自才能,为建设美丽草原作出更多贡献。”郭德彪说。

(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4-09-15 09:02:4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 : 秋日“丰”景 下一篇:全民参与 农文旅添彩乡村“丰”景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服务案例
  • 联系我们
 中治每日在线新闻(海南)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备案编号:琼ICP备2024032745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360号
  • 15313286889 400-1191-838
  • 二维码
  • 点击咨询
  • 社会
  • 民生
  • 医疗
  • 环境
  • 汽车
  • 法治
  • 视频